近日,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开展2024年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攀峰工程”特色项目总结表彰工作,我院教职工党支部凭借在高质量党建与导学思政工作机制研究中的扎实探索和实践,获评特色项目调研课题优秀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清华大学立足“大健康”重大需求,全力推进新医学建设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作为清华新医学建设的桥梁和引擎,肩负着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使命。2024年4月,我院正式成立党委,开启了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导学思政的新篇章。学院围绕“导学思政”这一核心,通过党建引领、师生共建、学术共同体建设等多维度实践,探索党建与导学思政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激励师生共同为清华新医学建设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学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开展了以“明纪守纪”为主题的毕业生党日活动。2024年6月13日下午,教职工党支部、博士后党支部与生医博一、博二、博三党支部联合举办专题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交流讨论,使党纪党规深深铭刻在每位党员心中,激励广大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始终牢记使命、严守纪律。
在不断强化党性教育的同时,学院于2024年11月28日组织了“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共筑科技强国梦想”主题党日活动。在学院党委书记刘鹏和执行院长王广志的带领下,来自不同党支部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前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与601室党支部共同开展联学交流,通过回顾历史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党员干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信念,为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了思想力量。


图为师生共建主题党日活动现场
【多元交流——激发学术创新动力】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在新时代不断追求学术进步和实践创新,学院以“502师生友”生物医学工程讲坛为平台,积极搭建校内外专家与师生交流对话的桥梁。2024年5月8日下午,在医学科学楼B416成功举办的首期讲坛活动中,学院邀请了为先书院院长洪波教授以及博睿康科技(常州)副总裁刘涛校友,共同为同学们解读科研与就业创业的宝贵经验,启迪了大家在学术和实践中不断攀登的信心。
2024年9月3日下午,学院再度举办第二期讲坛活动,邀请执行院长王广志教授和华科精准首席技术官刘文博校友作为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科研探索、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的心得。通过“502师生友”平台,师生之间实现了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有效促进了学科前沿理论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为学院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图为“502师生友”生医工程讲坛现场
【师心共语——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学院始终重视导学思政与师生互动,通过多层次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2024年4月17日,学院在医学科学楼成功举办首期“师说”微沙龙活动,围绕“话医工交叉融合,凝奋进青春力量”的主题展开讨论。副研究员徐友春和优秀校友李楠分别分享了医工交叉融合的独特视角,激发了广大研究生对前沿科技及社会责任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学院先后于2024年6月17日晚和2024年8月28日下午举办了第二、三期“师说”微沙龙活动,邀请戴小川老师、田启源老师及其课题组代表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科研经历和团队建设经验。此外,2024年10月31日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交流会更为导师们搭建了沟通合作的平台。执行院长王广志、副院长赵锡海、党委副书记腾轶超等领导共同解读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并通过资深教授洪波的经验分享,为广大导师指明了前进方向青年教师提供了指导。


图为“师说”微沙龙活动现场

图为生医工程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交流会现场
通过这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特色交流活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不断探索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导学思政的创新工作机制。全院师生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凝聚起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助力学院在新医学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不断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