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医新闻

科研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医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冯宇获第21届亚洲计算机辅助外科学术会议(ACCAS 2025)最佳论文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5

第21届亚洲计算机辅助外科学术会议( ACCAS 2025)于9月28日至30日在日本福冈召开。作为计算机辅助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ACCAS在亚洲乃至全球相关领域积累了深厚影响力。本届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专家学者与行业先锋,围绕计算机辅助外科的前沿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以国际视野共绘学科发展新蓝图。


在本届大会上,来自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廖洪恩教授团队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冯宇的论文《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肠上皮化生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荣获大会唯一“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该奖项作为本次大会设立的三大奖项之一,旨在表彰计算机辅助外科与智能医学影像领域具有“突破性学术价值与临床转化潜力”的研究。该奖项仅在全部投稿论文中评选出一篇,代表了学术委员会对研究创新性、科学严谨性与临床价值的最高认可。


获奖照片

获奖证书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是胃癌癌前病变的重要特征,早期识别对于胃癌防控至关重要。然而,传统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学方法在早期检测中存在取样局限与灵敏度不足等问题。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系统(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CLE)可在体实时、无创地观察胃黏膜组织结构,为早期病变筛查提供了高分辨率成像支持。然而,CLE图像判读存在个体差异,针对这一难题,论文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CLE图像辅助诊断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自动识别肠上皮化生相关特征,实现了对病变区域的快速精准判断。目前,CLE与AI结合应用于IM诊断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该研究旨在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评估AI辅助诊断的可行性与性能。


验证集中数据样本与对应热力图


冯宇及团队成员长年聚焦高端诊疗装备的工程创新与产业转化:以“产学研医检”深度融合,依托国自然重大仪器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制造壁垒,全面掌握国产共聚焦显微内镜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到系统整机的关键核心技术,摆脱对进口设备和技术的依赖,实现了国产共聚焦显微内镜的“自主可控、可复制、可推广”。在本研究中,团队基于其自主研制的国产共聚焦显微内镜平台,构建了从设备到算法的全链路创新体系,实现了科研成果在临床场景中的真实落地。该成果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共聚焦显微影像定量分析中的前沿价值,也体现了国产医疗装备在智能化诊疗体系中的关键突破。论文的创新性方法与临床意义获得了大会学术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在“医学影像智能识别”与“内镜辅助诊疗”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示范意义。


廖洪恩教授团队在智能微创诊疗一体化、高性能裸眼三维立体医学影像、新型手术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团队致力于突破传统意义微创手术概念,开拓新兴微创高精度诊疗领域,旨在为未来的智能型诊疗设备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团队将“微创诊疗一体化”与未来新型医疗模式紧密结合,并先后在多模态影像学、精准微创手术导航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