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清华大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专场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合主办,面向全国高三毕业生及大三在读学生开放。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通过 “深度实验室参观”与“学院招生政策解读” 的形式,为有志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学子提供全景式升学指导。




实验室参观——沉浸科研一线
在学院教师与科研团队带领下,参观者分批进入微纳诊疗技术平台、神经工程实验室、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等前沿实验室,近距离接触中国医疗技术的硬核创新。
程京院士团队系统介绍了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转化体系,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基因诊断芯片和中医现代化突破等重大成果。洪波教授团队向参观者们全景展示了“意念对话世界” 的革命性技术。参观者见证了高位截瘫患者通过植入式电极用脑电波完成基本生活行为的震撼场景,对实验室最新研发的无创脑机交互头盔进行演示和原理讲解。罗建文教授团队向参观者全景展示全球领先的功能超声成像(fUS)科研平台并介绍了fUS在科研方面的应用。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科研团队向参观者介绍了目前中心的设备概况、团队情况,展现了中心基于先进成像设备。
参观者通过近距离参观直观感受到了学科交叉魅力。









研究生招生宣讲——贯通本研培养体系
6月15日下午,院系招生宣讲会在医学科学楼B323教室举行。马恺老师首先进行了招生宣讲。马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概况,包括当前的学生规模、招生的学位类型,以及涵盖医学影像、神经工程、微纳医学与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仪器装备、医学信息检测与人工智能分析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师资力量。宣讲重点突出了学院的特色培养项目,如“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学位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整合多学科优势,着力培养兼具医学背景与前沿科技能力的 “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和未来临床转化科学领军人才。此外,马老师还分享了学院在技术创新与企业转化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主要案例, 充分体现了学院推动产学研融合与科技应用的成效。

图为马恺老师宣讲现场
随后,医疗管理学院的姜楠老师介绍了该学院的相关情况。姜老师就学院的研究层次、学科方向、主干学科设置以及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说明,并分享了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数据。此外,姜老师还展示了学院在学术论文发表、著作成果方面的成绩,并介绍了部分导师的科研方向及其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图为姜楠老师宣讲现场
生医工程学院赵锡海老师、刘冉老师、田启源老师、马恺老师分别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前沿研究方向与代表性成果,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学院医工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活跃的创新氛围以及在各自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图为宣讲现场
宣讲环节结束后,学院副院长赵锡海老师总结发言,他肯定了本次宣讲会展示的学科实力、人才培养特色与前沿成果,代表学院向有志于投身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优秀学子发出热忱邀请,欢迎他们加入生物医学工程大家庭,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清华力量。接下来学院也将提供更深入的师生交流机会。

图为赵锡海老师宣讲现场
我校将于7月1日起开放2026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建议有意向报考我院的同学于6月30日(周一)前与导师联系。我院导师介绍详见学院官方网站:bme.tsinghua.edu.cn;跨学科指导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的导师信息详见导师所在院系官方网站:scm.tsinghua.edu.cn、ihm.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