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调研学习“十四五”发展成就,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团班集体协同发展,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回首抗战路,观澜‘十四五”为主题,组织开展2025 年“雁行”研究生党支部特色活动。
200余个研究生党支部通过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等形式,聚焦学习抗战精神与传承红色基因,以及“十四五”期间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重大成就,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发展蓝图,体会国家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025年8月6日—8月9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医博4党支部、生医博22党支部、生医硕党支部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腾轶超老师、研工组组组长马龙飞老师带领下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行访创新路,智赋新未来”社会实践。支队围绕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深度融合,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湾实验室和华为、迈瑞医疗、先健心康、华大基因等行业龙头企业参观调研,与中山大学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展校际共建交流,并在深圳博物馆开展红色实践学习,深入探寻产学研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此次实践既是一场面向产业与科研前沿的深度调研,也是一场立足国家战略的思想洗礼,进一步坚定了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健康中国、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深港共建,激荡大湾区创新动能☆
8月6日下午,支队走进国家“十四五”重大合作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片深港交界的 “试验田”,融合深圳创新活力与香港国际化优势,集聚港科大、城大等高校实验室及 AI 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项目。

实践团队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合影
在与园区及福田区相关部门交流中,支队深入了解深圳的创新政策与创业环境。随后,支队参访园区代表企业——芨影科技,了解其全球首创的智能影像基因组学消化道早癌筛查产品的技术优势与临床应用。最后,走进香港科技园深圳分园,聆听企业孵化与成果转化案例分享,获得了宝贵的创新启发。此次走访让支队切实感受到深港协同创新的澎湃动力,也在“科技+国际化”融合的氛围中,激发了跨界破圈的灵感与信心。

实践团队与园区领导进行洽谈交流
☆产学对话,领略产业创新脉动☆
支队先后来到华为、迈瑞医疗、先健心康、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实地感受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力量。
华为:智能穿戴与数字健康的前沿探索
支队首站探访东莞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近距离接触高原模拟、光学姿态捕捉、运动生理研究等核心技术,体验多场景运动模拟测试。随后在松山湖欧洲小镇,与华为穿戴部门主管围绕用户体验优化、硬件精准度提升、AI 数字健康等话题深入交流,现场热烈讨论启发了科研与产业结合的思路。

实践团队在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合影

实践团队与华为运动健康研发骨干交流
迈瑞医疗:创新驱动的医疗器械领军者
在深圳迈瑞医疗总部,支队受到清华生物医学工程校友、迈瑞高级副总裁李新胜博士的热烈欢迎。李博士分享了迈瑞从小企业成长为全国第一、全球前列的历程。参观环节中,同学们了解到迈瑞在智能监护设备中运用AI算法实现早期预警,体外除颤仪融合了医工交叉技术提升急救效率,重症监护病床等自主研发设备体现了智能制造与临床需求的深度结合。这些创新实践展现了迈瑞作为行业领军者在医疗人工智能和医工交叉领域的积极探索,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医疗的无限可能。

在迈瑞医疗总部组织洽谈交流会

支队成员参观迈瑞医疗

支队成员与校友合影
先健心康:深耕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
在清华校友企业先健心康,清华生物医学工程校友、先健心康CEO曾乐朋博士介绍了公司在心脏临时起搏、机械循环辅助等领域的创新布局,利用AI+技术为临床提供可视化数据信息。交流会后,师生参观研发实验室和洁净厂房,深入理解心血管器械研发与生产流程。


参观清华校友企业先健心康研发实验室
华大基因:基因测序与自主创新之路
在华大基因总部,支队听取了自主研发测序仪迭代历程及公司发展关键节点的介绍。清华校友邢楚填博士分享了参与测序仪研发的经历,加深了师生对前沿基因技术的认识。交流环节中,清华与中山大学师生、华大团队围绕基因技术应用与产业前景展开讨论,收获颇丰。


参观华大基因总部
☆校际携手,共促产学研协同发展☆
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党支部成员带领清华师生参观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和共享操作平台。随后,双方举行党支部共建交流会。中山大学传感党支部首先致欢迎辞,清华大学校友、中山大学周建华教授介绍了学院党支部的组织架构与建设情况;清华大学生医博4党支部书记韩浩杰、实践助理刘珈源、带班助理熊维清分别介绍了生医博4党支部建设模式、“雁行”实践活动体系及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双方围绕如何发挥党支部在党团班共建、学生成长与科研发展的引领作用展开热烈讨论。交流结束后,清华大学师生与中山大学传感党支部合影留念。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中山大学传感党支部交流共建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中山大学传感党支部合影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和深圳湾实验室,支队走访清华生物医学工程校友、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彭旗宇领衔的分子影像中心及 AMIL-SZBL 实验室,了解团队在超高灵敏度宽视野 PET、亚 100 ps 时间分辨率 TOF-PET、亚毫米空间分辨率 PET、穿戴式脑部 PET、On-beam PET 等前沿影像技术的突破。师生参观研发中的 PET-CT 设备(含可穿戴脑部 PET、全球最小 PET),就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热烈讨论。

与深圳湾实验室联合开展讨论会

师生与校友合影
☆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科创报国力量☆
8月9日上午,支队走进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先后参观“古代深圳”、“近代深圳”与“深圳改革开放史”三大展区。从新石器陶器、青铜兵器勾勒的千年文明脉络,到近代沦陷与抗争中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再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铸就的 “从边陲小镇到创新之都” 传奇,展览既是历史回溯,更是思想洗礼。同学们在感受民族复兴艰辛历程的同时,也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的力量。深圳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科研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结合的重要性,进一步坚定了以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发展的信念。

实践团队在深圳博物馆前合影
☆总结与展望☆
本次“行访创新路,智赋新未来”社会实践,以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深度融合为主线,紧扣国家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 开局关键节点,锚定 “健康中国 2030”“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等重大战略。支队跨越深莞两地,走进创新高地与产业前沿,将党建引领与科技调研深度融合,在行走中触摸科创脉动,在交流中探寻产学研协同路径。
从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到龙头企业,从校际共建到红色教育,同学们既深入了解 AI 赋能生物医学的前沿技术与产业生态,更坚定了投身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新时代呼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青年科技力量。支队成员将把在实践中汲取的经验与感悟转化为科研创新的动力,把青春和才智融入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为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