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刘文博,男。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就读本科,2007年本科毕业免试攻读研究生,师从王广志教授,2012年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在学期间曾担任校团委组织部辅导员、医学院团委书记、医学院本科生带班辅导员、校党委研工部德育工作助理、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等。毕业后,一直从事手术机器人和手术导航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深耕神经外科领域十几年。2015年联合创立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致力于神经外科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的国产替代,带头研发出四个系列核心产品,推动三个系列产品上市并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评北京青年榜样、北京市科技新星、清华大学医学院“春华秋实20年20人”杰出校友称号。现任医用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专家组专家、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常务理事。
“创业过程中带团队的能力都是当辅导员的时候训练出来的”
“清华人应当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
“我觉得自己博士期间做的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应该接着做,没有想到这么多年就一直做下去了”
从清华辅导员到华科精准首席技术官,从一个热爱的领域到另一个热爱的领域。前行路上,刘文博坚定做理想的长期主义者,以理想为帆,以实干为船,在“热爱”的海洋中探寻人生的坐标。
深耕学生工作,提升综合素质
在交流自己的辅导员经历时,刘文博学长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自豪地说,从班级到学院再到学校,都有他奋斗的足迹。在本科大一的时候,他担任班级的班长,在大二担任医学院学生科协主席,大三担任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大四担任医学院学生会主席。进入研究生阶段,从2007年到2010年,先后担任校团委组织部辅导员、医学院团委书记、医学院本科生带班辅导员、校党委研工部德育工作助理和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等。
“对学生工作确实比较有感情,辅导员队伍带给我家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点点滴滴的工作细节早已模糊,但是由此汇聚而成的担任辅导员的幸福与收获却始终贮藏在刘文博的心中,永不枯竭。在三年的辅导员经历中,有因学生失联,发动班级力量四处寻找的虚惊一场,也有相约桃李地下畅谈人生规划的亲密无间。在刘文博眼里,自己辅导的学生既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更是愿意为之做出牺牲的家人。“‘双肩挑’需要我们学生工作和学业都要做好,时间把握上还是挺吃劲的,很多时候是白天在做学生工作,然后晚上在实验室工作”。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与坚定,使刘文博克服了种种的困难,肩扛两条担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阔步前行。
担任辅导员的经历对刘文博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刘文博直言,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自己很可能是以纯技术为主的角色,辅导员经历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使得在面对创业过程中组织、人际等困难时,处理更加游刃有余。刘文博看来,一家公司特别早期的时候,要关注和关照整个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的状态、发展和未来都要帮他去考虑去设想去探讨,这些其实和早期做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辅导员的经历对于刘文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树立,也有很大帮助。作为创业领域的过来人,刘文博深知,创业的路上有很多看似的“捷径”,选择这些“捷径”其实很容易走偏。坚持扎扎实实的把事情做透做好,是担任辅导员和创业都需要的宝贵精神。参与学生工作,也让刘文博结实了创业路上的同行者,公司的法规质量总监陈曦是他在学院学生会工作时的同事。刘文博回忆道,自己在学生会工作时就和陈曦搭配的特别融洽,两个人不同的工作风格能够形成互补。“进入企业后,我们的工作模式和当时还是一模一样”,刘文博说,“想一想还是非常有趣的”。
深耕医学工程,聚焦临床需求
图为刘文博在测试公司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
成长于医生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刘文博从小就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结合了自己在物理上的长处和兴趣,他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这样一个与医学紧密交叉融合的工科专业。在清华学习的12年里,刘文博在实验室努力学习技术,不断了解科研与产业前沿。他这样说道,“研究生阶段,既要扎根在一个深入的领域做透,训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好奇心,依然关注所有相关的领域。”
毕业时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刘文博有过不少思考和疑虑,当时毕业生大多倾向于选择央企和国企,然后再是民企,但他还是坚持从事本专业,“自己做的东西还是挺有意思,应该接着做,没有想到这么多年就一直做下去了”。刘文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医疗软件公司,从事神经外科相关医疗软件的开发,但他放弃了优厚待遇与安逸的工作环境,为了能实现用先进技术推动临床和行业进步的梦想,毅然辞职创业。
正值创业热潮,他决定在医疗行业里面做医疗器械,响应党的号召,自主创业,于2015年和另外两名创始人一起创办了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并选择了一条朴素又格外困难的路——自主研发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等创新技术。“在创业的过程中,你总会发现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捷径。但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技术上最难的道路,往往最难的路是最对的路。”刘文博说道。中国的癫痫患者占到总人口的8‰,这一千万人及其它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决定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手术前和手术中的病灶定位精准性,手术中稍有不慎便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非常依赖于科技辅助手段的进步,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去深耕。让刘文博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个场景是,一次他带着产品去观摩临床使用,那是一场癫痫病手术,需要给病人上头架,用4颗钉子固定到头骨上,且必须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无法进行全麻。刘文博永远记得那个场景和传到耳朵里的哭声,“那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表情疼到扭曲,全程在哭”。刘文博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得病已经让病人很痛苦,这种手术无异于对病人的二次伤害,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这样的问题。”正是一次次这样的经历让他想要为医生提供更便利、有效的手术手段,减轻患者痛苦的信念不断清晰和坚定。
不仅要打破技术上的壁垒,刘文博坚持关注临床一线的需求,做国人用得起的产品。“我们的产品都来自于临床需求,以临床需求为第一出发点是我们在研发产品时最朴素的逻辑。”刘文博说。在毕业工作之前,由于科学研究需要,他接触了许多神经外科领域的医生与患者,并有幸在临床产品上摸爬滚打一年有余,对神经外科领域的了解从理论走向现实,也见证了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未来空间,对临床需求有了更深刻认识。他每两到三周跟一次手术,每周与医院的专家会进行沟通,听取临床专家对产品、设备使用的感受与建议,反复修改完善,百炼成钢。也正是这一年近距离接触临床的经历,让刘文博对临床需求更为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做医生和患者喜欢的产品的思维逻辑。
坚持理想,怀着医者仁心,以将世界一流技术落实到临床应用为目标,刘文博带领团队一步一步引领了技术发展潮流。
打破外企垄断,彰显中国智造
华科精准是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公司,由于进口手术机器人的价格十分昂贵,刘文博表示,“通过自主研发压缩医疗器械产品价格,让医疗器械在基层医疗体系也能实现可及性,提升我国整体医疗水平,是我们医疗器械公司的社会责任。”
因此,经过多年探索研发,华科产品价格区间广泛,可实现对大型三级医院及区县级基层医院购买水平的精准覆盖,且远低于进口产品价格。“目前,全球化的国际化交流、海外人才的回归,国内外的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国内工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国人的拼搏和勤奋,我相信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很快就能从并跑实现领跑,这也是每个技术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刘文博对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地说。
多年来,刘文博团队专注于手术导航和手术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磁共振引导的激光消融术(LITT)是国外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技术,其融合了磁共振实时温度成像、消融效果预估、立体定向和激光间质热疗等技术,可以对病变组织给予精准消灭,在神经外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技术⻔槛高,之前,海外市场主要被北美两家公司垄断,设备价格非常昂贵,且该产品未在我国开放使用,国内尚无应用该技术的获批产品,华科精准联合清华大学成功打破外企垄断,真正造福了国家和人民。目前,刘文博及其团队开发的神经外科产品已经在近200家医院投入使用。
刘文博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和创始人,始终坚信,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华科精准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出发,大胆创新研发,形成手术机器⼈、手术导航、激光消融系统(LITT)、颅内电极的精准神经外科产品线,开启了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进一步领先的新时代,在市场覆盖上彰显了强大的中国智造实力。刘文博说,“我们有能力做,也会做得更好,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努力。”
对青年未来的发展,刘文博认为,“国家目前最需要的是创新,清华人应该将自己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和捆绑起来。于公,这实现了个人对国家的价值;于私,从事这个方向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希望学弟学妹们打好通识基础,不要仅仅关注短期内学习的东西是否有用,而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他也鼓励大家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业与课题以外的活动,积极承担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辅导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担任清华辅导员,对提升综合素质有非常大的帮助。最后,刘文博相信,清华学生只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最后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