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鹏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晓芳副教授课题组、北大人民医院王俊院士团队在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Patient-Derived Tumor Organoids Combined with Function-Associated ScRNA-Seq for Dissecting the Local Immune Response of Lung Cancer》。该研究建立了保留患者肿瘤实质微环境特征的原代肺癌类器官模型(primary lung cancer organoids,pLCOs)...
近日,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支持举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宫琴凭借“集精准检测和个性化智能音乐治疗于一体的耳鸣诊断治疗评估系统”的创新技术理论突破,荣获2024年中国唯一一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女性发明奖。...
近日,从新加坡举行的海外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年会上传来喜讯,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李子涵(导师廖洪恩教授)及2021级本科生校友李梓瑜(现为牛津大学博士生,导师Karla Miller及吴文川教授)双双获得“青年学者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二等奖。该奖项旨在鼓励青年华人研究员积极参与OCSMRM,并表彰其学术成果的原创性、前沿性及在医学磁共振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OCSMRM是成立于1989年的知名非营...
ISMRM & ISMRT年会20242024年5月4日-9日,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ISMRM)年会暨国际磁共振技师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R Radiographers & Technologists, ISMRT)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超过6000名学术界或产业界人士注册参加,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慧军、郭华、李睿、宋小磊、田启源和3...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声音信息时有一个特长: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的对话或声音上,忽略其它无关的声音或者噪音。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运用这种特长,在通勤的地铁上、嘈杂的餐厅里,广播声、音乐声、多人同时说话的声音,都不会妨碍你与同伴进行交流。早在70多年前,神经科学家就注意到大脑的这种神奇能力,并将其称为“鸡尾酒会效应”。尽管我们可以轻松地在混合的声音中识别特定的目标声音,计算机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清华园书香飘溢、生机盎然。值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来临之际,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医学科学楼B416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医工创业新征程”为主题,邀请了医工产业、资本、监管等领域的校友专家共同研讨医工创新创业相关内容。清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洪波老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王广志老师等多位领导、校友和在校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刘鹏老师和杜亚楠老师共同主持。 图为本次论坛联合主持人刘鹏老师(左)和杜亚楠老师(右) 论坛伊始,王广志老师代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学校每年有三个重要时间点——新生入学、毕业典礼和校庆,前几年尽管因为疫情无法每年和校友们线下见面,但系里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论坛的形式和各位校友交流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机遇,今年系里邀请各位校友一起线下探讨新形势下生物医学工程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担当。他表示,生医系已经发展了40多年,各位校友们在各自领域奋斗形成了许多医疗行业的品牌公司或产品,今天的线下论坛不仅有各位校友还有目前在校研究生,希望各位校友多多分享在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
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是“点亮精神火炬”,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也随之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当选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01 锐意进取,领跑世界实现“中国创造” 回首二十年间,程京院士带领生物芯片技术团队已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致力于生物芯片设计原理、制作工艺、芯片实验室系统集成和配套仪器的创新性和系统性研究,实现了生物芯片所需全线配套仪器的国产化和国产生物芯片类产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批量出口,这些依托生物芯片技术平台的系列新产品和服务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健康管理、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安全、国防安全、司法鉴定等多个领域,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我国生物芯片从无到有,再到部分国际领先,是程京和团队一次次攻坚克难,用时间和行动证明了科技改变命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唯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 02 坚持科学为民,“芯”系家国 2003年时,“非典”肆虐,程京和他的团队主动请缨,仅用七天就研制出了专门用于SARS病毒检测的基因芯片...
5月25日下午,西门子医疗全球总裁孟天齐博士(Dr. Bernd Montag)等一行六人访问我校,副校长王宏伟在工字厅西厅会见了来宾。医学院党委书记洪波,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张宗久,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赵锡海,生物医学影像中心副主任李睿等参加交流。 图为工字厅西厅会见交流现场 王宏伟对孟天齐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医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和学科建设,并表示,党和国家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作出重要部署,清华大学正结合高标准建设清华医学,努力探索培养新时代杰出医学科学家的路径和方法,希望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为开创尖端创新性的科研工作和前沿探索做出新的贡献。 孟天齐表示,很荣幸此次来访清华大学,此行深切感受到清华大学的历史底蕴、创新活力。他介绍了西门子医疗的新一代医疗技术在体外诊断、影像引导的治疗、体内诊断和信息癌症诊疗等领域的应用,并回顾了与清华医学在脑与智能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他表示,西门子医疗将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建设,期待和清华医学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交流,为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转化落地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孟天齐一行参观了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影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