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凝胶(微米尺度的水凝胶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细胞包裹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从制备方法上,微水凝胶可分为物理交联微水凝胶(Physically Crosslinked Microgel,PCM)和化学交联微水凝胶两种。相比于化学交联,物理交联赋予了微水凝胶一些独特的优势。例如,PCM制备避免了生物毒性化学交联剂的参与,故其在生物活性物包裹、体外与细胞共培养和体内递送等领域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由于物理交联相对动态的性...
2024年10月10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鹏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团队和温州医科大学项光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Multi-scenario surveillance of respiratory viruses in aerosols with sub-single-copy spatial resolution》。该研究开发了一套多场景、超灵敏的气溶胶呼吸道病毒监测系统(respiratory virus-in-aerosols monitoring system,RIAMs),可以实现对气溶胶中常见呼吸道病毒(含...
2024年9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BME2024)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会议开幕式上隆重举行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证书颁发仪式,与会者向18位荣誉会士、32位会士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清华大学高上凯教授当选首届荣誉会士,程京院士、李路明院士、王广志教授当选首届会士。荣誉会士证书颁发会士证书颁发本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以“医工融...
2024年9月13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鹏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Needle-Plug/Piston-Based Modular Mesoscopic Design Paradigm Coupled with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Point-of-Care Pooled Testing》。微流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流体的宏微观交互控制界面、试剂储存、复杂灵活的流体操作以及模块化设计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介观微...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赵锡海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近期在风湿免疫领域Q1区期刊Rheumatology (Oxford) (中科院分区:医学二区Top, IF = 4.7) 在线发表题为“Changes of cerebral structure and perfusion in subtypes of systemic sclerosis: a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的研究论文。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童薪宇和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23级博士生何慧琳为共同第一...
2024年“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及系列活动于2024年8月9日至2024年8月12日在北京市中华世纪坛成功举办。来自中美两国83支队伍,400余名青年创客齐聚一堂同台竞技。经过激励比拼,来自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清镜智控团队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是我院建院来首次获得此类大赛的最高奖项。 团队名称:清镜智控项目名称:前端可伸缩的支气管智能一体化导航系统团队成员:团队共有5位成员,分别是王杰(队长),孙...
近日,第46届IEEE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国际学术年会(IEEE EMBC)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明君教授课题组博士生高喜泽受邀参加并获得Student Paper Competition Open Finalist。EMBC SPC Open Finalist旨在鼓励青年学生研究者的前沿研究创新成果,每年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0名学生获得上述奖项。本次会议共接收1391篇论文/海报,获奖比例约为0.7%。IEEE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IEEE EMBS)是具有全球...
2024年7月12日-14日,第十一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MICS 2024)大会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罗建文教授、宋小磊研究员、田启源研究员以及部分博士后、学生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大会由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主办,厦门大学医学院、数字福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所、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等8家单位协办,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医院和企业的34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本...